【 此篇文章,發表於西元 2010 年,並於西元 2019 年更新 】

 

亞洲人愛吃,常把保健食品當藥吃 (經常吃,大量吃

),而卻把當保健食品吃 (偶而吃,想不吃就不吃)。所以在亞洲保健食品這塊市場是很大的,各種琳瑯滿目的保健商品充斥市面。問題是,保健食品真的只是食品 ? 多吃真的無害嗎 ?

 

個人認為萬事皆有其極限,再好的東西,當量太大了,也會從極好變為有傷害 (易經云:多即是少、少即是多)

 

除了量太大是個問題外,不同屬性的東西一起服用,也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,如果變化是好的也就罷了,但如果變化是的,那麼就很值得商確 !

 

此次去北京展出 量子空間等化儀 (Q.S.E.),這也是 量子空間等化儀 (Q.S.E.) 唯一的一次公開參展。有一位客人在會後與我約見面 .... 客人除了想瞭解 量子空間等化儀 (Q.S.E.) 外,我們也天南地北的溝通許多理念,從晚上約十點半一直談到凌晨三點多。

 

我們剛好提到可以用 量子空間等化儀 (Q.S.E.) 來判別自己吃的保健食品是不是適合 ? 這時客人拿出一個一格一格的藥盒,是很出名的傳銷產品x萊,要我幫忙驗一下這些一顆顆的對身體是不是有幫助 ?

 

這麼簡單的功能我直接使用 量子空間等化儀 (Q.S.E.) 的單機運作模式 (Standalone Mode),選擇主程式 (Main Programs),按↓鍵六次進入 正向 IDF 項目(Positive IDF Patterns),然後使用活力度 (Vitality這個選項,來進行保健產品的適性比對。

 

由於不想浪費一張照片,就請客人提供一根他的頭髮當樣本放在 延伸檢測盤 上,先驗一下樣本 (就是客人的意思)的活力度,也就是先取得客人的健康狀態。然後將保健產品逐次一顆一顆放上去,如果放上後 活力度下降,就表示該種保健產品 不適合 該客人 (與產品好壞無關)

 

他本來總共需要吃十幾顆,我驗完後只需吃四顆,其他不是沒幫助就是反而有害 (活力度下降)。客人看完檢驗結果特別高興,因為這樣更省錢了

 

還沒完咧 接著把可以吃 (有幫助的) 的那四顆 ... 一顆一顆慢慢的放上來,當放到某一顆時,活力度下降了,表示那顆不可以與其他三顆一起吃,否則會讓其他三顆也失效了 (或是有傷害)。這種情況不管是吃藥還是保健產品都很常見,但一般人都不明究理就使勁往嘴裡塞,不但是浪費錢,而且對於身體反而是有危害的

 

因此建議大家,不要輕信銷售者所謂的吃越多越有效的神話

 

 

     相關文章關於量子醫學的基礎理論

 

 

 

 


真正底線在這裡

 

 



隨機文章

×
網友回饋 回應:0
  • 歡迎來到隨意窩Xuite

    開啟選單瀏覽服務或以關鍵字搜尋。

     
  • 瀏覽更多精彩內容

    切換至格主其他頻道或直接搜尋。

     
  • 快速便利分享工具

    提供多種分享方式傳遞內容資訊。

     
  • 更多推薦APP

    隨意遊與隨食記app僅支援ios裝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