抵達陽明山公園後門一站前刻,有座鼎筆橋跨越陽明溪。
此橋位於泉源路與紗帽路交會處,橋兩頭分別是「陽明淨水廠」,
以及紗帽路3號「寶山建設招待所」。
寶山建設招待所,日治時期曾為溫泉旅館,院內有庭園及瀑布,起造者為山本義信,
山本義信因採礦而飛黃騰達,陽明山後山公園最早係其所闢建的私人別墅花園。
此溫泉旅館據聞為其姨太太所經營。
此處屬頂北投溫泉區,原本在發現溫泉時,日人先建一間小旅館櫻川館,
後來櫻川館的上方增建了更大的旅館雙葉莊。
櫻川館一度轉做雙葉莊的員工宿舍,在光復後因建材被拿來興建派出所、
設置憲兵崗哨,現今已無殘跡。
而雙葉莊在物業移轉下被寶山建設接受而妥當保管至今,
目前私人招待所並不對外開放,內有管理員,禁止閒人進入。
現名寶山建設招待所的雙葉莊,
在日治時期是以礦業發跡的商人山本義信二太太經營的溫泉旅館。
按 : 山本義信(1881-1969)出身於今日本千葉縣茂原市,
是臺灣日治時期的企業家與政治人物,創立山本鑛業合資會社(後更名為山本炭鑛)。
從事煤礦業,並擔任過臺灣鑛業會的理事,
除了經營煤礦外,山本義信在大正九年(1920)10月開始擔任板橋庄協議會員直到
大正十三年(1924),共兩任,下任後即於同年(1924)10月擔任板橋庄長,
同時擔任臺北州協議會員。
擔任板橋庄、街長任內,山本義信的政績包括有建立無線電信傳訊所、板橋水道、
大典紀念運動場,並促進板橋庄的升格、推動「昭和橋」(今光復橋)的興建。
除了上述事蹟之外,山本義信也擔任1929年成立的臺灣炭業組合副組合長,促使降低
煤礦鐵路運費與簽定撫順煤礦輸入協定等市以支援臺灣煤礦業,
同時也在臺北草山興建了羽衣園供大眾遊憩,也捐錢回饋故里。
光復後,山本義信在草山興建的羽衣園,土地部分歸臺灣工礦分公司所有,
別墅則成了蔣中正的別館。
之後取得土地產權的瑞芳李家,於民國52年將之捐給政府。
山本義信在昭和二十一年(1946)11月10日返回日本,
昭和三十三年(1958)罹患口腔癌,後於昭和四十四年(1969)逝世。
據傳二戰時特攻隊在出征前都會來這裡休憩遊樂。
光復後于右任曾居住於此處,雙葉莊也曾經是前副總統嚴家淦的官邸。
雙葉莊整體結構僅地上一層,
木構造斜屋頂,覆以紅色金屬浪板(因損壞改覆浪板),
屋架為木構造、內牆是編竹夾泥牆、外牆為雨淋板。
據資料記錄,雙葉莊原有客房僅四間,室內都有各自不同的設計,
這也是只有高級旅館才看得到的手法........